不限制思维的科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6-04-06 18:59:19 责任编辑:管理员 点击次数:3679
枫叶课堂是独特的课堂。科学课堂我最希望看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因此我的课堂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但不限制思维并不意味着随意讲话、高谈阔论,这样的课堂更考验教师的管理与组织能力。
管理非管制。入职前王主任就一直在强调重视课堂管理比上好知识内容更重要。而直到在自己真正站上讲台,出现了课堂混乱之后,我才真的意识到课堂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初中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组织好课堂纪律,知识点的学习他们自己可以完成。因此,我在课堂上的作用一方面教授学生不会或者不熟练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点。对于学习方法,学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真正能做到的很少很少,比如说我现在一直在训练学生的预习习惯,每堂课花5分钟的时间给他们浏览全文,找出本堂课的知识重点,完成导学案中的几个小问题。为什么要设置导学案的知识速览?其实这很有必要,当你浏览过一遍书本,哪些自己看书就能掌握,哪些就算看书也没理解非常明确,再听老师分解知识点时会更有针对性。刚开始实施时我感到很挫败。当时上到动物的生长时期,主要介绍青蛙、家蚕、蝗虫的一生需要经历哪些过程。他们不习惯看书,一分钟不到就不断有同学举手:“老师,这题我不会。”“老师,这题没找到。”我当时就郁闷了,这些书本上都明确写着呀,怎么可能找不到呢?在书本13、14页哪个位置我都能给你找到怎么就没看到呢?然后我走到一位学生身边,问:“13页的图片描述了一个什么过程?”他回答:“青蛙的一生呀。”我说:“那你能回答第一道题目了吗?”他点点头:“哦哦,会了会了。”
上完课之后我在想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明明可以自己学会的知识,很多学生习惯去接受考试提供答案而不想自己去发现知识。也许这就是管制学生带来的后果。到今天为止,实施课前5min自学已经实施接近一个月,成效还是比较显著。问书本知识点的同学明显减小,学会边看书边划出重点概念的同学不断在增加,导学案知识速览的功效不断体现出来。采用枫叶特色的管理模式,我会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但这方面如果把握不好,也容易造成课堂混乱,这是我需要不断学习的地方。
枫叶的学生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敢想、敢问、敢做。还记得我自己在上学时,从来不会去问老师课堂知识以外的问题,老师也从来不会给我们来解答所谓的“乱七八糟”的问题。但是在枫叶,我们不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特别是科学,这可以说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敢想、敢问、敢做,我们支持,不断尝试我们鼓励。比如说上学期我的一个学生严柯楠,他在我的自习课上折笔帽,我相信不论是哪位公办学校的老师都不会允许学生上自习课不写作业做“小动作”。但我知道,严柯楠这个学生很聪明,他估计在“研究”什么深奥的课题。所以我观察了他几分钟之后,看着他折了3支笔帽后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笔折了之后断裂部位变成白色呢?明明它里面的成分是黑色的物质?”在他的引导下,当时班级4,5个学生就一起开展了一个小探究,我提供电脑供他们收集资料解答疑惑,几个人相互讨论分析最后解决了问题。如果我当时直接制止他的小动作,并批评他的开小差活动,结果会如何呢?
枫叶给我成长的平台与空间,年轻的血液促进我们的思考与交流,我很庆幸能和大家这么一群可爱的伙伴共同成长与进步。
义乌枫叶初中科学老师 王思遥